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跌跌撞撞的中美“高贵”之合芯片,迷失在了西南贵州大山区?


芯片产业是高度市场化的商业大工程,九死一生,如履薄冰;如果仅有政绩雄心和明星外企来保障,那也是禁不起大风大浪的!
 
事实证明,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连高通和ARM都无法撼动,来自西南地区的贵州省更不要心存侥幸了!
 
300亿美元的大肥肉
2018年,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主要是服务器芯片)营收约占32%,为230亿美元。在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英特尔份额超过90%,由此推断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


 
据市场分析预测,从2018年到2025年,数据中心处理的数据每年平均增长达到50%。机器学习和其它AI相关的计算每年更是以10倍的速度增长,约占数据中心总计算量的25-30%。相应地,服务器和高端服务器CPU也将以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服务器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
 
无数企业想挑战英特尔,Calxeda、Applied Micro、博通、Marvell等纷纷败下阵来。只有重新进入这一市场的AMD 自发布EPYC(霄龙)服务器芯片以来,才抢占了接近10%的市场份额,约为20亿美元。此外,三星、谷歌、华为、英伟达等巨头依靠产业链助力,勉强拿到了服务器芯片的船票。
 
其实,英特尔牛逼的是,围绕着X86架构服务器芯片建立起来的生态链,连行业老二AMD用的也是X86,其他体系架构基本没有突围机会,这才是它隐藏最深,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一家独大不是春,万紫千红也不可能!随着大数据、AI和边缘计算等产业的爆发,服务器企业也不希望供应商一家独大,无论是挑战者,还是颠覆者,都是服务器用户们乐意看到的。而且300亿美元的市场业也足够让芯片巨头们蠢蠢欲动,尤其是在移动端一手遮天的ARM和高通联盟。
 
于是,饱受英特尔摧残,一度要退出服务器芯片市场的高通+ARM就改头换面,“粉墨登场“了!
 
明星+名企+服务器芯片
2015 年5月,贵州省政府和系出名门的美国高通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其中高通公司占45%,贵州政府占55%,这是典型的中外合资企业。目的是要通过双方和ARM的合力,打破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的芯片垄断局面,形成中国级服务器芯势力。
 


发布会上,高通公司与贵州共同举行了被称为“高贵之合”的签字仪式。
 
2016年6月15日,明星企业家汪凯博士正式出任华芯通半导体CEO, 在加盟华芯通半导体之前,汪凯博士曾在Freescale出任半导体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 在Broadcom 出任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经理,在UTStarcom出任研发工程副总裁。汪凯博士还荣获“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事实证明,汪凯博士是有操盘能力和敢把英特尔拉下马的高手,接下来,马不停蹄的他合纵连横,招数频出,产品研发进度开始提速,一度让人看到一线曙光。
 
2016年7月11日,上海讯——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通半导体”)获得ARM®v8-A架构授权。汪凯博士表示:“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更具有发展潜能,更适合中国国产化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发展。”
 

昙花一现的昇龙4800
2018年11月27日,华芯通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宣布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构国产通用服务器芯片—昇龙4800 (StarDragon 4800) 正式量产。


 
昇龙4800是兼容ARM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芯片,其采用国际先进的10nm制程工艺封装。昇龙4800拥有低功耗、高性能双重优势,可媲美国际市场上的主流高端服务器芯片产品。在安全性方面,昇龙4800内部集成符合中国商用密码算法标准的密码模块,结合安全可控的基础架构,为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芯片级保障。


 
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赵斌表示,昇龙4800的发布意味着华芯通的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高通将携手贵州省政府助力华芯通取得新的成功,加速实现数据中心的广阔愿景,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发布会上,汪凯博士还透露,下一代芯片2019年年中流片,2020年将上市。
 
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金融、京东云、白山云、360、中兴、浪潮、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联想、东大金智、ARM、三星Foundry、铿腾电子科技、上海云轴ZStack等。其中美团、创新科、华东电脑、技嘉等企业在现场对运行在昇龙4800系列上的ARM数据中心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或演示。
 


2019年1月14日,华芯通昇龙4800处理器推出的商业化产品是HXT首款基于Arm®的国内通用服务器芯片。
 
表面上看起来顺风顺水,这一波造势,连英特尔的大船都有被掀翻的可能!但是,实际现状又是如何挣扎和骨感呢?
 
关闭+汪凯辞职端倪
2018年5月,彭博社发表报道称,高通计划放弃研发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转而支持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本来,高通计划采用ARM架构可研发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研发之初,高通希望可以改变目前Intel在服务器市场上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但无奈Intel的实力太强悍,加上高通服务器部门总裁Anand Chandrasekher在2018年5月份离职,高通只能寻求其他途径予以对抗。
 
高通放弃服务器芯片,向英特尔举手投降,却寄望于中国市场创造奇迹,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非常勉强。强如华为,也只能靠自家排名全球第四的服务器产品支撑自己的“鲲鹏920”芯片,而出身国防科大的飞腾芯片,也还要仰仗中国军工市场的扶持。其他企业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来就冰火两重天,2018年底,外界开始传言CEO汪凯博士即将离职,一批批核心员工陆续辞职。2019年4月19日,靴子落地,领军人物汪凯博士悄然离职,而明星企业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也即将于4月30日关闭,员工陆续签署补偿协议后被遣散。
 
其实,汪凯博士辞职早有端倪,早在2018年12月11日,从华芯通工商信息变更情况来看,原董事长欧阳武就退出了现有管理层,康克岩火速接任董事长。
 


随后,2018年12月19日,贵州华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工商信息变更,欧阳武从董事长调整为总经理,而贵阳市前花溪区区委书记康克岩担任董事长。结合汪凯博士离职敏感期,本次人事变动非同寻常。
 


从董事长的火线变更来看,2018年底,贵州对华芯通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华芯通项目的坎坷挣扎芯路历程。随着高通公司资金链紧张和全球裁员收紧投资,对华芯通的项目也是心生退意,无心恋战。而汪凯博士的离职,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
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落户的贵安新区,是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承载着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自成立以来,高通、富士康、微软、IBM、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浪潮等140余个重点项目陆续落地或建成投运。


 
贵安新区计划着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设计先行、配套支撑、应用驱动为总体思路,构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围绕数据中心云计算方向,力争在光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拓展新的应用,带动数据中心光通信芯片、功率芯片及元器件、物联网传感芯片等向应用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2018年,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总产值48.36亿元。2018年,贵安新区财政总收入完成40.35亿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85亿元。在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芯片产业,与深圳南山区,上海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北京中关村等地雄厚的实力相比,无论是资金,人才,机制,人居环境、教育配套等,显然位居西南大山区的贵安新区有些力不从心。
 
2018年底,高通合资的另一家芯片明星企业悄悄“迁徙”,离开了贵安新区,这家公司就是连人民日报都在争议的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贵州省最有名的两家芯片公司,一家悄然关闭,一家西迁成都,贵州省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和雄心骤然间迷失了方向。
 
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6日,建广资产、大唐电信、美国高通、联芯科技和智路资本共同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总投资规模达30亿人民币。
 
2018年5月4日,瓴盛科技获得商务部的审批,并已于5月16日正式注册公司开展业务。公开信息显示,瓴盛科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安综合保税区孵化园内,注册资本为29.846亿元人民币。高通控股以现金形式出资7.2亿元,占比24.133%;建广基金以现金形式出资10.397亿元,占比34.643%。
 
2018年9月,前Marvell全球副总裁李春潮(IVAN LEE)出任瓴盛科技CEO。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在2018年11月15日进行名称变更,更改后的名称为瓴盛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也由“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安综合保税区孵化园2栋3楼 ”变为“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成都芯谷产业园区”。


 
在此次落户成都双流的同时,瓴盛科技引进了104亿元的SoC芯片项目,主要包括智能手机芯片和物联网芯片,目前研发团队400人。据了解,该项目于2019年1月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重大外资项目。
 
李春潮表示:瓴盛科技不会做最低价的产品。瓴盛科技会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将芯片产品的性能和功耗做得更好,特别是在视频、语音方面,通过给客户提供竞争力、差异化的技术来体现瓴盛科技的价值。
 
据悉,为了引进瓴盛科技,成都双流区使出了浑身解数,让瓴盛科技非常满意,于是欣然更名并西迁成都。瓴盛科技的命运如何,我们不能妄加揣测;但是,成都地区的人才、资金、市场等综合配套能力,显然要比贵州的贵安新区强出不少。
 
争议中的合资芯片
瓴盛科技的横空出世,受到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炮轰,他认为,高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乐意在中国找一个代理人,但却绝不会转让核心技术,在中国培养一个竞争对手。而我们有些国人,却乐意承担买办的角色。
 


据传,瓴盛科技股东之一的联芯科技已经解散了手机芯片研发队伍,其技术人员大量分流到了小米松果电子芯片团队。2019年,松果电子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AI和IoT芯片与解决方案,而松果电子手机团队将继续专注手机SoC芯片和AI芯片研发。
 
强如中外合资芯片,西部明星企业,高通与贵州联姻,ARM大战英特尔。。。。。。看起来豪华之师,高贵之合,系出名门,应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是最终,失去商业市场支撑的芯片还是迷失在了西南边陲的贵州大山区。
 
中国芯片的拿来主义,合资合作,发展共赢模式,再次陷入大辩论中!
 
编者按
随着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和瓴盛科技西迁到成都,贵州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再遭打击!同时,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合资行为也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犀利的网友一针见血:中国想通过与美国高通的联姻来打败美国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这应该是中国芯片最大的一个笑话!

发布日期: 2019-4-18

文章来源: 芯三板

出处: 佚名

整合编辑: 国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