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眼擎科技发布AI视觉成像芯片,要为机器配置视觉中枢

眼擎科技,眼擎科技,图像处理,成像技术,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地平线,深鉴科技

1月19日,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眼擎科技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全球首款成像领域的芯片——eyemore X42成像芯片。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视觉技术领域涌入了大批的创业者、科学家以及投资人,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图像处理领域,例如商汤、旷视、地平线、深鉴等。而作为视觉技术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成像,却甚少有公司涉足。成像相当于人的眼睛,负责生产视觉图像,图像处理技术相当于人的大脑,负责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这两者相辅相成,然而其发展现状却相差甚远。受深度学习技术的驱动,图像处理在近三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成像技术,仍然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这也就成为了AI视觉未来发展以及商业应用落地的瓶颈。

嗅到成像领域可能会蕴藏巨大的商机,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系的朱继志于2014年创立了眼擎科技。这是一家面向AI视觉成像引擎的芯片公司,基于其自主研发的成像算法,能够为机器视觉公司提供前端成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解决由于光线差而导致的准确率降低,以及从图像算法到视觉硬件产品落地周期较长这两方面的问题。

眼擎科技今日发布的eyemore X42视觉专用成像芯片,能够在各种复杂光线环境下,排除现场光线的干扰,给AI视觉算法输出稳定可靠的高品质视觉图像。具体来说,eyemore面向AI视觉客户而设计,为后端视觉提供多种平台的开发接口API,让AI视觉算法工程师可以与前端成像进行交互,大幅度提升AI视觉的识别准确率和计算效率,实现视觉成像和视觉分析的前后端一致性,从而加快AI视觉产品的部署速度。这款芯片可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安防、工业监测、手机和包括军工和医疗等领域。

朱继志表示,以前的芯片市场,是CPU一家独大,不同的手机或者电脑厂商,只要使用了同一款芯片,在功能上就不会有太大区别。随着AI时代的到来,芯片市场也已经演变成为三足鼎立的格局,各种功能型芯片纷纷涌现,即芯片的“去中心化”。只要各家的算法与训练数据不同,就可以做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从而避免陷入价格战,这种形势也为AI公司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眼擎科技表示,未来三年内将重点布局四个应用方向:1、自动驾驶的视觉成像;2、智能手机的AI成像;3、基于人脸识别的高端智能安防;4、包括军工医疗在内的工业视觉成像同时,眼擎科技将围绕视觉成像技术,建立完整的成像生态,与AI视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合作,包括共建实验室、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技术授权等多种方式,为下一个阶段将“eyemore inside”推向千亿级数量的视觉应用奠定基础。

发布日期: 2018-1-19

文章来源: 亿欧

出处: 李论

整合编辑: 国芯网